WFU

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

骨質疏鬆症案例分享

作者:劉漢文


我的週三下午的骨質疏鬆症門診,是今年新開的時段,所以病人還很少。有個婆婆兩週前因為下背痛,先在其他科診斷為脊椎滑脫症。她想再追蹤看看骨頭密度,醫師認為她目前不符合健保給付骨密度檢查的條件,要她自費做。

婆婆幾年前曾經在別家醫院做過骨密度檢查,T值已經是負二點多。因為還不符合健保給付藥物的條件,曾經自費吃過一陣子的骨鬆藥物。


腰椎X光片已看到骨折


後來她掛我的門診,我看她的腰椎X光片,已經有兩節的椎體變形達20%以上,算是壓迫性骨折,就幫她用健保給付排檢查。她很高興可以省下一千兩百元,其實已發生骨折就符合健保給付的規定。

今天下午她回診來看報告。也許因為她幾年前開始注意飲食中鈣質的攝取、和適當的陽光曝曬,這次的T值是負一點多。雖然不同的機器不適合直接比較,但是應該表示骨質流失的狀況有改善。


計算10年骨折風險


婆婆問我,那還需要吃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嗎?我幫她用世界衛生組織的骨折風險評估工具(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, FRAX),以台灣的資料,計算她十年內發生骨折的機率。結果主要骨鬆相關骨折的機率是17%,髖部骨折的機率是5%。

健保目前是不管骨折風險。但是美國的骨鬆學會認為,若十年主要骨鬆骨折風險超過20%或髖骨骨折風險超過3%,藥物治療的益處大於壞處,應該積極治療。


解釋藥物副作用


婆婆聽了打算再自費使用骨鬆藥物,我就再跟她解釋骨鬆藥物的副作用。婆婆因為牙齒不穩固,有可能在近期動牙齒手術。我跟她說使用雙磷酸鹽類(bisphophonate)的藥物時,接受牙齒手術可能會讓顎骨缺血性壞死的風險高一點。雌激素受體調節劑(SERM)可能有深部靜脈血栓的風險,在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病人(剛好婆婆也是),發生中風的風險可能高一些。

雖然這些副作用都是少數,但是婆婆聽了就決定先不用藥。我說等她先把牙齒的問題解決了,再來用雙磷酸鹽治療。在這之前,就先用非藥物的治療方式。


非藥物治療:鈣、維他命 D、運動


非藥物的治療,包含攝取足夠的鈣質和維他命 D。維他命 D 在皮膚可以經由曬太陽自行合成,但是現在大家注意防曬、或少外出的人,就可能缺乏。可以自費抽血檢測體內的維他命 D 濃度,偏低的話可以選擇直接服用維他命 D。運動也是促進骨頭健康的關鍵。

她要離開前,說果然骨質疏鬆症還是要來內分泌科看,以前從來沒有醫生跟她講過骨鬆藥物的副作用。我說其他科醫生也知道這些藥的副作用,只是我現在病人很少,才能有時間跟她解釋清楚。